11月3日,应中国竞彩网: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宇星教授来中国竞彩网:参加“生命之光”科学家讲坛,并在文端楼二楼报告厅为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师生作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acids”的学术报告。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政领导、师生共30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由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万志兵主持。
陈宇星教授以“胆汁组成成分及肠肝循环”为切入点,详细讲解胆汁酸、胆红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从肝脏到胆囊、经回肠末端吸收并通过门静脉回到肝脏的循环过程。她指出,肠肝循环功能障碍通常会导致严重的人类疾病,如胆汁淤积症、杜宾-约翰逊综合征和肝癌。同时,陈宇星教授从结构生物学角度给大家介绍了肠肝循环中一些重要膜蛋白ABCD1/D3、ABCG1、ABCC3和ABCC4等的结构特征及其与一些小分子如胆汁酸、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药物分子阿司匹林等结合和作用的机制。陈宇星教授深入阐述以上膜蛋白的结构特征,并通过一些动画给大家展示膜蛋白结合小分子及其搬运小分子的分子机制,引发现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思考。
报告结束后,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师生们踊跃提问,与陈宇星教授就膜蛋白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机制、筛选相应药物的方法等展开深入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报告会学到了许多前沿的科学知识,增长了见识,也坚定了学好专业知识,激发了从事生物医药研发工作的兴趣。
陈宇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教授。长期致力于重要人类疾病和致病菌耐药相关膜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药物筛选和理性设计,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上海市“浦江人才”。现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生物物理学会女科学家分会理事。先后主持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研究项目及课题。
(撰稿: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柏晓辉;摄影: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胡晓倩;审核: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万志兵;责任编辑:宣传部 朱凯波)